研究院长三角创新中心近期活动速览

createTime 2025-08-02 14:18:14 viewNum 24

国际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

6月12日,瑞典海克斯康集团、德誉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新空时代航空发展有限公司代表团到访广东全域产业创新研究院长三角创新中心。各方围绕产业空间智慧建设、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创新应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及无人机飞行服务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并就未来合作方向达成多项共识。

640-5.webp

⚡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协同‌

场景应用互补‌

长三角(杭州)依托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积累,为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提供规模化验证场景(如无人机充电桩、空中交通网络能源补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大湾区企业则贡献终端产品集成与商业化落地经验,双方共建"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推动技术适配性升级。

产业链分工协作‌

大湾区发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领域头部企业优势(如终端设备生产),长三角提供中间件研发与工艺支持(如磁共振线圈精密加工),形成"研发-制造-场景验证"跨区域闭环。

🚁 ‌低空经济产业互促‌

人才与标准共建‌

无锡设立"长三角-粤港澳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联合制定低空服务标准;深圳发布《低空经济人才白皮书》,与长三角科研机构(如浙江大学)共建飞行服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计划3年输送500名专业人才。

政策联动突破‌

两地协同争取空域开放试点:南京获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深圳建成全国首个5G网联无人机试飞基地,共同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经验互鉴。

🌐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双产业生态耦合‌

大湾区侧重风险投资与商业模式创新(如无人机物流配送),长三角聚焦技术孵化与产业链配套(如eVTOL航电系统研发),形成"大湾区资本+长三角技术"的要素互补模式。

数据印证‌:截至2025年6月,两地合作推动长三角低空经济规模目标超500亿元(上海/南京),大湾区无人机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深圳),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在智慧园区、空中交通等场景渗透率提升40%。

AI医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6月16日,由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广东全域产业创新研究院长三角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AI创新培训交流会"成功举办。我院特聘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博士生导师安林教授以"AI解构智慧,重构一切边界"为题进行专题演讲,重点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AI增强眼底OCT影像系统"。该系统通过机器学习与算法优化,实现研发周期缩短80%以上,在显著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医疗影像识别与辅助诊断的精度与效率。

640-6.webp

创新驱动发展两场活动充分展现了广东全域产业创新研究院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的桥梁作用。研究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640-5.png

广东全域产业创新研究院长三角创新中心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打造产业研究、技术转化、企业服务、区域协同、人才引育五大枢纽,破解大湾区与长三角要素流通壁垒,每年推动50+项颠覆性技术商业化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